最近,有项科学研究带来新提示:
当怀疑“正常听力”并非真的正常时,纯音测听时加测超高频很有必要,可能 发现隐藏的听力损失,帮助提示早预防听力损失。
“正常听力”并非真的正常?
正常听力 ,用通俗的语言表述是平时与人交流无碍,能听到悄悄话;用听力行业的语言表述是纯音测听时听阈值小于或等于25dB。
然而,很多时候又会发现,即便是上面说到的正常听力人群中,有些人的听力更好些,能听见风声;而有些人的听力感觉差一下,有干扰声就容易听岔。
正如许多验配师和临床医生发现的那样,有相当部分的人抱怨在有背景噪音情况下听得到却听不清、听不懂言语(即噪声下存在聆听困难),而他们的纯音测听结果又是正常的。
当然,他们做的纯音测听为常规的125Hz~8kHz这个频率范围。
那么,这种噪声下存在聆听困难、常规纯音测听结果正常的,听力到底是不是真的正常?
隐性听力损失
实际上,上面所说的这种“正常听力”是一种隐性听力损失。
隐性听力损失是区别于以往的一种获得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表现常为噪声下言语识别困难但纯音听力正常。
这种“新”的听力损失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其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干预等尚无定论,仍需要进一步明确。
例如临床诊断方法,目前较被认可的是包括噪声下言语识别等测试在内的一系列测试组 合(如纯音测听、超高频测听、DPOAE、ABR、噪声问卷),而不是单一测试方法。
下面我们将说说超高频测听和近期一项 关于超高频测听的新研究。
超高频测听
我们知道,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一直以来,常规纯音测听的频率范围为8kHz以内,该范围包含了绝大部分言语频率。
尽管超高频测听(8kHz~20kHz) 已经出现了数十年,但在大多数验配中心或听力门诊中较少去测超高频。
在验配中心 ,相较于DPOAE、ABR、噪声下言语测试等评估隐性听力损失的测试,超高频测听更加方便、容易。
新研究
最近,有项科学研究强调了超高频听力的重要性以及在临床上对其进行测量的价值。
在2019年11月19日发表于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噪声下数字测试(Digits-in-noise,DIN)、患者自我报告听力问卷来评估8kHz以上频率(如10kHz、12.5kHz、14kHz、16kHz)的听力阈值,用以评估超高频纯音阈值的临床价值。
研究人员发现了如下结果:
1、 研究中的116个“正常听力”者(250Hz~8kHz听阈不超过20dB),平均年龄为29.5岁,其中有74个在8kHz以上的频率有听力损失。
2、 超高频测听结果与噪声下数字测试、患者自述聆听困难问卷的结果具有相关性。
3、 高于8kHz频率的声音有助于在噪声中感知语音 。
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疑似隐性听力损失,常规纯音测听检测“听力正常”后,用超高频测听来测量8kHz以上的听阈是否正常是有效、方便的。
可见,简易的超高频听阈测试可以帮助警示可能“隐藏”的听力损失 ,提醒患者采取预防性措施来保护听力,以免听力进一步下降。
当然,关于隐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确诊,仍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超高频测听可能为验配师们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检测方法。
验配师朋友们,不妨看看手边的听力计能不能给出超高频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