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发生以来,全球都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戴口罩则是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但是对于听力损失的人群,戴口罩却给他们带了新的问题——言语识别能力变差,听不清交流困难。特别是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听力损失所造成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性听力损失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而从韩国各年龄段新冠病毒死亡率分布图中不难发现,老年人占了非常大的比率。
由于老年人基础性疾病多,体质差等原因,使他们成为了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我们都知道,患者安全和优质医疗保健的基础是有效的沟通,使医生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地掌握患者医疗信息,也能使患者充分参与和配合后续的治疗康复。
但是对于老年患者,在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的形势下,他们一直处于极大的劣势中。听力不好的老人害怕独自去医院就诊,害怕与医生交流。
为了有效分配就医时长,医生说话的语速往往都会比较快,周围又等着好多其他的患者;住院病床一般都为非独立的单间,常常比较嘈杂,患者无法集中精力聆听护士所说的话,楼道里还有警报蜂鸣声等。
而在如今COVID-19防控的新常态下,口罩又进一步加剧了听力障碍者理解语音的问题:1)患者无法从唇读中获得任何线索;2)口罩的遮挡使得医生的声音减弱和失真。
以色列的Alango Technologies团队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不同类型口罩对声音的削弱作用。使用GRAS头部和躯干模拟器通过人工嘴播放白噪声,测试2米外的麦克风接收的声音信号。
研究发现,各种类型的口罩本质上都起着语音低通声学滤波器的作用,它会将佩戴口罩者所说的话的中高频部分(2000-7000 Hz)衰减3-4 dB,N95口罩最大衰减达到了12 dB。而中高频又对言语清晰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就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
同时又加上房间的噪音/混响以及缺少视觉提示(无法看口型),使得许多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听不清。
(1) 医护人员说话语速尽可能慢一些;
(2) 尽量减少背景噪声,让患者能专注聆听;
(3) 询问患者更倾向于哪种交流方式(是否介意凑到耳边、家属帮助);
(4) 对于助听器佩戴患者确保助听器正常工作;
(5) 考虑使用便携式助听设备;
(6) 没听懂时再重复几遍;
(7) 不建议大声吼叫;
(8) 不建议边走边说。
对于那些未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可以考虑临时性使用相对优惠、负担得起的语音增强设备或通过一些智能手机上的APP (例如Jacoti Listening App),以帮助就诊或住院时优化语音理解。
在COVID-19防控的新常态下,我们希望每一位听力损失的老人都能享有平等的医疗资源, 不让口罩阻挡了病毒的同时也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