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专注耳聋耳鸣康复整体解决方案
验配中心调好的助听器,带回家就效果不好了!这该怎么办?

验配师遇到的糟心事前几名,一定有这么一件事:


辛苦为弱听人士调好了助听器,结果回家后没多久,弱听人士就回来问:


为什么效果变差了?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但是只要遇上了,往往都会令人崩溃。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也是多种多样,接下来我们就细细道来……


01

环境变化


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与弱听人士的聆听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较于验配中心的聆听环境,在家中或者嘈杂的户外都可能有更多的噪音,我想哪怕是听力正常的人也都能感到明显不同。


所以对于弱听人士来说,助听效果肯定也会打一些折扣



解决

方案


1.首先要做好弱听人士的宣教工作,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可能并不是立竿见影和一成不变的 ,刚刚验配好的助听器对于弱听人士来说还需要一个适应期:先安静、简单的聆听环境,再嘈杂、复杂的聆听环境;先短时间佩戴,再长时间佩戴;先较少增益,再较多增益......循序渐进,方能适应助听器。


2.此外,助听器的验配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从验配中心调一次后就不用调的。


弱听人士回去后,随着聆听环境的改变,建议记录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聆听困难,包括各种声音的强度大小和音质情况,例如风噪声太大,户外噪声太吵,女儿说话声太尖,儿子说话声太粗……


待到下次回访的时候,验配师可以根据弱听人士遇到的这些问题,“量体裁衣”,再进行对症调试。多次回访调试才可以慢慢解决弱听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聆听困难。


02

误触机身按钮


这也是很容易出现的一类原因。


助听器是非常小巧精细的电子设备,在助听器的机身上一般都有供弱听人士调节的按钮。


对于初次使用助听器的人士,尤其是老年人,验配师在教导其使用助听器后,可能回家后由于没记牢按键的功能,按错或不小心碰到,以至于切换到了错误的聆听模式。


640.webp (2)


解决

方案


1.建议弱听人士在碰到这类情况时,及时联系验配师 ,详细了解按钮的操作方式,或查看助听器使用说明书,以便及时纠正错误,改善助听体验。


2.对于手脚不便、记忆力较差,不方便及时联系验配师或子女的老人,建议验配师就干脆关闭按钮的功能 ,以防止弱听人士自己给调“坏了”。


03

进声口、出声口等堵塞


助听器从收集声音、传导声音,最后到传出声音,中间需要经过许多“通道”,任何一个“通道”受阻都会影响聆听效果。


例如,助听器的麦克风口、导声管、出声口等处,由于耳垢、污渍、水等堵塞,而导致声音轻、无声、音质差等不良体验。


640.webp (3)


解决

方案


1.通常此类问题最容易解决,弱听人士可以通过助听器自检 来排除故障,但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就要及时到验配中心让验配师处理。


2.为了将此类问题防范于未然,建议弱听人士日常就要做好助听器的防尘、防水、防耳垢、防震工作 ,验配师也应当定期提醒弱听人士去验配中心做全面的维护、保养


04

测听有误或听力变化


由于目前大部分助听器都是电脑编程的全数字助听器,验配师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的情况进行调节,所以,如果纯音测听的结果不准确或听力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助听器内部参数,从而影响弱听人士的佩戴助听效果。


这种结果误差带来的影响,可能弱听人士在安静环境中感受不出来,但嘈杂的复杂环境下影响可就不容乐观了。


640.webp (4)


解决

方案


1.纯音测听是助听器验配师的基本技能,但有时越简单的技能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掉以轻心。


例如,在给患有耳鸣的弱听人士测听时,验配师是否将刺激声“纯音”切换至“啭音”?


再比如,在给初次做纯音测听,且反应较慢的老人测听时,验配师是否没注意到老人是在听到较大声才举手反应的?


2.此外,弱听人士本身的听力变化在短期通常较小,但对于部分弱听人士,常为患有耳科疾病者,如中耳炎、大前庭,会出现波动性听力损失


这时建议,一是就医控制耳科疾病,二是视情况暂停佩戴助听器,待听力稳定后重测听力,再进行助听器调试。


对于50岁及以上的助听器佩戴者,由于听觉器官的自然衰老,建议验配师每年都对其进行听力复查,并视情况进行助听器调试,以保证助听效果。

小编的话

助听器回家后效果差,可能是:


1)聆听环境变化,别怕!适应、调试即可解决;


2)误操作机身按钮,别怕!重教操作方法或关闭按钮功能即可解决;


3)进声口、出声口堵塞,别怕!自检排除故障、做好维护保养即可解决;


4)测听有误或听力变化,别怕!重测、复查、重调即可解决。


总而言之,碰到这种情况,无论是作为验配师,还是弱听人士:


别怕!别怕!别怕!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助听器验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微调到最佳状态的过程,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佩戴助听器遇到最烦人的堵耳效应,应该怎么解决?

下一条

长期带耳机会导致听力损失?那应该如何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