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英语的长期会话声谱有什么不同?
实验语音学家常常用“汉语不是英语”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汉语和英语的不同。有研究证明在英语、韩语和普通话3种语言中,长期会话声谱我的动态范围在150到 8600 Hz区间的跨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说,韩语的动态范围在低频段(小于455 Hz)小于英语和普通话动态范围。与韩语和普通话相比,英语的动态范围
在中频段(455 Hz 至4050 Hz之间)最小,在高频频段(高于4050 Hz)最大。结论是
最适合韩语和普通话的动态范围 可能与最适合英语的动态范围不同。另外一项对19种英语以外的语言声谱研究证明尽管原籍国不同,但英语以外的语言的言语评估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时
根据语音材料的不同,非母语听众的 长期会话声谱对噪声中语音感知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感知具有很少语言线索的语音材料(如孤立的元音)时,非母语听众的母语的特征可能不会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运行语音的感知中,听众需要使用更多的语言线索(例如,声学语音,语义和韵律线索),非母语听众的母语背景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掩蔽效果。所以,在缺乏母语语音评估工具的当下利用非母语语音工具进行汉语言语评估时需要进行验证和评估。这些研究结果也同时证明高频声对于听取汉语语言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在听障人士在听取汉语语言时,需要更多的高频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