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嘈杂听觉环境的语言理解很困难?
传统的助听器调控信号的振幅,使各频率的振幅变大,这种理念满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但有研究认为当高频听力损失大于60dB时,放大这些频段的声音不但不能改善言语的识别,反而有事实上的负面影响。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是:
1. 非移频助听器均采用传统的振幅压缩放大原理,其振幅放大量和频带宽度受到麦克风和扬声器性能的限制,使其在高频尤其是2 kHz以上的增益效果有限。按经典的1/2补偿原则,仅采用振幅压缩放大原理的助听器的助听效果不足以补偿高频听力损失超过60 dB的患者对增益的需求[3~8]。
2. 与语言中辅音的声学物理特性有关。其中清辅音中绝大部分中心频率位于4 kHz以上,而在大部分的日常会话声谱中的声强范围主要在 5~40 dB HL之间,平均为30 dB。因此,一旦患者在4 000 Hz以上的听力损失超过60 dB时,按1/3补偿原则只有当其至少可以获得20 dB以上的高频增益时才有可能感知高频辅音。而非移频助听器在4 kHz以上频率很难产生20 dB的增益,所以对于重度及其以上听力损失的患者来说非移频助听器在清辅音的感知方面帮助不大。因为超过35%的重要言语信息分布在2千赫兹以上,即使助听器可以补偿患者高频听力损失所需的增益量,如果患者的听觉系统不能得益于这些放大信号,听力康复专家又怎样使他的用户(助听器使用者)改进言语理解呢?[10,14]。
3. 与声学上的上扩散掩蔽特性有关,这种特性决定了低频声音对高频声有更多的掩蔽性。鉴于此,现在已有很多助听器都采用了降低低频增益的方法来降低助听器的噪声。语言音素中元音的声谱多分布在低频,而辅音的声谱多分布在高频,如果助听器在中低频段有足够的增益而高频增益不足,就会产生放大声音中元音对辅音的掩蔽。这也正是国外许多研究证明的当患者的高频听力损失超过 60 dB时,传统的助听器对患者的言语辨别力不但没有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的原因所在[3~7,14]。
4.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需要更多更好的信噪此才能达到正常人在日常信噪比状况下的言语辨别力。所以需要一种助听装置在传统降噪的基础上使语言中对言语辨别和理解至关重要的辅音音素的信噪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