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理机能是一条倒U形曲线,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听力、味觉、嗅觉等感官会不可避免地钝化、衰退。如果视力的衰退影响到阅读文字、观看视频,几乎每一位老人都会选择配一副老花眼镜;若视力衰退是由白内障、眼底疾病等引起的,配合眼科医生积极治疗,想来鲜有患者会拒绝。然而,遭遇了听力减退,不少老年人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转变,大多选择“能拖则拖”,除非完全听不到声音,否则对耳鼻咽喉科医生给出的“验配助听器”的建议不是即刻拒绝,就是首鼠两端。相比视力损害,听力损害治疗的迫切性没有那么强,但其中长期危害却不容小觑。
听力减退五年,竟致认知损害
不久前,十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来了一对母女,老母亲已近90高龄,女儿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陪同老母亲就诊的女儿十分焦急地对张家雄主任说:“医生,能不能给母亲配一副助听器?她从五年前开始听力减退,现在耳朵很不好,整个人都‘木熏熏’的,声音能听到,但你跟她讲话她却根本不睬你,还老是自言自语……”
听了女儿代为陈述的病情,张主任为老人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其听力受损尽管很厉害,但还没有到全聋的程度,按说不该对周围人的语言毫无反馈。之所以出现如此淡漠的状态,极有可能是心理与精神出了问题,需要由精神-心理科专科医生作专业评估。
转科就诊后很快明确了诊断——老人的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已经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公众俗称的“老年痴呆”。听到这一诊断结果,陪同就诊的女儿不啻遭遇晴天霹雳!老人退休前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多年,绝对属于知识分子阶层,而且退休后这么多年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为什么如今会在这么短时间内急转直下?
听觉刺激不足,加速大脑退化
曾有生理学家做过统计,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有90%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则“分享”了余下的10%。单单从数据来看,似乎听力没有那么重要,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类的语言交际系统是基于听力系统的,长期的听力损害会危及认知能力。
尽管人类有基于视觉的第二信号系统——文字,但日常使用最为频繁、交际效率最高的还是第一信号系统——语音。老年人由于听力损害,无法顺畅地通过语音与他人交流,内心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若本身的性格、人格、心理状态就存在某些缺陷,就更易诱发紧张、焦虑、愤懑、多疑……这些都会助推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不仅如此,听力损害还会危及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外出时听不到汽车鸣笛声、在公共场合听不到警示音、在家听不到水或食物煮开的声音……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
购买助听器械,必须专业验配
老年人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